厦门供水管网大换“芯” 将在下月27日之前完工
在所有的地下管线改造工程中,供水管道改造是行业内公认的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。一方面,供水管道埋得最深,通常要埋在地下两三米,因此,管沟开挖的作业量也就大;另一方面,供水管道比较粗,此次改造使用的供水干管,多为口径1.4米、1.2米、0.8米等规格的球墨铸铁管,一根6米长、1.4米口径的管道约有4吨重,要把如此庞然大物埋进地下,绝非易事。
更大的挑战在于,这次改造不是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进行,而是在车流、人流密集的主城区道路上,作业面小,施工组织难度大,同时管道改造必须破路并进行临时交通管制,为尽可能降低对交通的影响,施工时间多为夜间11:00至隔日清晨6:00,且每天清晨6:00前必须将管沟回填,铺上钢板,恢复交通,等到夜间再重新挖起,施工时间很紧迫。此外,改造项目所在位置,地下管线密布交错复杂,线位紧张,部分道路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遇到岩石、淤泥、流沙等极为不利的地质条件。
重重叠加的难关,并没有让厦门水务人退却,反而激发了他们挑战困难的智慧和勇气。作业面小,他们就采取精细化管理的手段,在有限的空间内,灵活地调度机械和人力,同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,小心谨慎作业。作业时间有限,他们就加班加点,连续通宵奋战,同时加大人员、机械投入。地下管线复杂,他们就提前和管线产权单位做充分沟通,了解管线的埋藏位置。有的管线,由于年代久远,连产权单位都没资料,水务集团就用人工探管的方式代替机械开挖,若发生挖破管线的意外情况,他们就立即通知管线单位做修复。如果确实无法迁改管线,就临时调整实施工程的方案,加班加点制作异形件。在文园路、金尚路的部分路段,地下分布着坚硬的大块岩石,实施工程人员采用炮头机、风炮等机械设备开凿石头;此外,在嘉禾路,由于岩石的体量很大,实施工程人员就用大盘锯打磨切割石头。
在市市政园林局、市交警支队、市城管执法局、市政集团等单位的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,在厦门水务人的努力下,供水干管改造工程进展顺利。目前,大学路、江头西路、湖滨中路(厦禾路—湖滨南路)的工程已经完工,湖滨南路北侧、松柏路、文园路部分路段也基本完成,金尚路全线公里,已完成三分之一工程量,嘉禾路东侧的工程量也完成80%以上,本次供水干管改造工程所有项目有望在2月27日前完成,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。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网络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举报邮箱: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